共绽文化芬芳——马中建交50周年‘家国情怀“美育分享
报道:李思萱师
摄影:刘秀燕师、叶星莹同学
日期:2024年2月6日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暨“家国情怀”美育浸润分享会于2024年2月6日(星期二)上午10时至上午11时30分在本校大礼堂进行。出席者包括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梅德顺博士、中国国际儿童原生艺术学术委员会林立权秘书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陈秉龙教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教师颜铭锋教授、福建省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教育与外语系黄红老师、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方光明理事长、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叶雪嫦女士、暨大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云及马来西亚少儿美术教育协会副主席陈辉文。
上午8时45分,嘉宾们抵达本校,并在大厅进行大合照。接着,本校行政团队与嘉宾们进行了约1小时的交流。上午10时至上午11时30分则在本校大礼堂进行“家国情怀”美育浸润分享会。此分享共有5位分享者,分别是梅德顺博士、林立权校长、颜铭锋教授、陈秉龙教授及黄红老师。
摄影:刘秀燕师、叶星莹同学
日期:2024年2月6日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暨“家国情怀”美育浸润分享会于2024年2月6日(星期二)上午10时至上午11时30分在本校大礼堂进行。出席者包括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梅德顺博士、中国国际儿童原生艺术学术委员会林立权秘书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陈秉龙教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教师颜铭锋教授、福建省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教育与外语系黄红老师、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方光明理事长、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叶雪嫦女士、暨大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云及马来西亚少儿美术教育协会副主席陈辉文。
上午8时45分,嘉宾们抵达本校,并在大厅进行大合照。接着,本校行政团队与嘉宾们进行了约1小时的交流。上午10时至上午11时30分则在本校大礼堂进行“家国情怀”美育浸润分享会。此分享共有5位分享者,分别是梅德顺博士、林立权校长、颜铭锋教授、陈秉龙教授及黄红老师。
在交换纪念品后,梅德顺博士分享“南洋侨文化:历史、故事与传承”。他透过叙述南洋侨的故事,带我们追溯华侨在南洋的理事,深入了解他们在异乡的生活和贡献。梅博士提及本校退休老师拿督陈昌孔老师对中华文化的情怀,抱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的宝贵精神。此外,许多画家例如李家耀、陈文希、刘海粟等绘画的价值,并表示我们值得向他们多加学习。梅博士表示中华文化已在我们的周围,而如何宣传、传承是我们该重视的事。梅博士揭示南洋侨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习俗和艺术表达,并窥探南洋华侨社群的多彩面貌,展示先辈们在家国建设中融入的独特文化。
林立权校长是第二位分享者,讲题为“绘画与文学融合的美育教学实践”。林校长展示许多儿童的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他表示,我们生来就拥有诗意,是个返祖现象。他分享透过绘画促进儿童写作能力的成长,研究显示学习艺术的儿童在写作上比没有学习艺术的儿童有更良好的表现。林校长分享六年级《生命之树》大单元主题化学习的步骤,其中包括艺术考察、艺术练习、分析美的规律、自然的树写生、我的作品及写作与STEAM。林校长的分享让我们了绘画与文学创作融合的课程,是研究视觉艺术与抽象语言文字之间的关联,我们确信客观上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亦即激发感知与理知统合的能力。视觉艺术与文学创作的融合教学实践,给美育提供新的视角。
紧接着,颜铭锋教授为大家带来“非遗传承—霍童线狮”的讲题。颜教授介绍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宁德霍童线狮,是集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体育为一体的一项传统技艺表演项目,是一种通过丝线控制“狮子”的动作与表情的艺术方式,享有“中华一绝”之美誉。她梳理该其起源大致有,“劳动说”、“陈式木偶狮起源说”及“黄家游戏狮起源说”。此外,颜教授也透过视频让师生们更了解霍童线狮的仪式及表演过程。她也分享了线狮星工作坊,过程中的学习、训练过程等,分享线狮带入社区,进行推广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线狮。此外,颜教授透过问答环节让学生们来分享霍童线狮与广东醒狮的区别,进行方式等。
陈秉龙教授为此分享会的第4位分享者,讲题为“福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福文化”是源于中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幸福、吉祥等美好理念。陈教授提及福文化是中华民族内生文化,是一种吉祥文化,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分享了许多透过各式各样的图像来设计、拓印、剪纸的“福”字。此外,此分享会也提供拓印体验,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体验。
林立权校长是第二位分享者,讲题为“绘画与文学融合的美育教学实践”。林校长展示许多儿童的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他表示,我们生来就拥有诗意,是个返祖现象。他分享透过绘画促进儿童写作能力的成长,研究显示学习艺术的儿童在写作上比没有学习艺术的儿童有更良好的表现。林校长分享六年级《生命之树》大单元主题化学习的步骤,其中包括艺术考察、艺术练习、分析美的规律、自然的树写生、我的作品及写作与STEAM。林校长的分享让我们了绘画与文学创作融合的课程,是研究视觉艺术与抽象语言文字之间的关联,我们确信客观上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亦即激发感知与理知统合的能力。视觉艺术与文学创作的融合教学实践,给美育提供新的视角。
紧接着,颜铭锋教授为大家带来“非遗传承—霍童线狮”的讲题。颜教授介绍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宁德霍童线狮,是集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体育为一体的一项传统技艺表演项目,是一种通过丝线控制“狮子”的动作与表情的艺术方式,享有“中华一绝”之美誉。她梳理该其起源大致有,“劳动说”、“陈式木偶狮起源说”及“黄家游戏狮起源说”。此外,颜教授也透过视频让师生们更了解霍童线狮的仪式及表演过程。她也分享了线狮星工作坊,过程中的学习、训练过程等,分享线狮带入社区,进行推广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线狮。此外,颜教授透过问答环节让学生们来分享霍童线狮与广东醒狮的区别,进行方式等。
陈秉龙教授为此分享会的第4位分享者,讲题为“福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福文化”是源于中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幸福、吉祥等美好理念。陈教授提及福文化是中华民族内生文化,是一种吉祥文化,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分享了许多透过各式各样的图像来设计、拓印、剪纸的“福”字。此外,此分享会也提供拓印体验,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体验。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黄红老师,主题为“寓教于‘戏’——教育戏剧中的文化理解和美感表达”。她分享了“教育戏剧”的概念,源于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教育不只是掌握知识和训练技能,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是整个人的品德、思想、创造力和人格的培养。她提及瑞艾戏剧的概念融合了PBL、STEAM与多元智能,透过教育戏剧,学校有机会让儿童有机会体验更多的中华文化,让学生全权思考与讨论布景、海报、故事编排、服装、道具等。通过教育戏剧和剧场项目,能够使学习者获得诸多正面效果:更有创意,更自信,更擅长解决问题 ,更具创业精神,更能抗压、心态更积极……分享结束前,大家一同欢唱《Rasa Sayang》。
此次分享会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艺术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南洋侨文化的历史追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的精彩表演,再到教育戏剧中的文化理解,每个环节都唤起了学生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这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创造力、培养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生动体验,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启发与可能性的艺术之旅。
此次分享会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艺术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南洋侨文化的历史追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的精彩表演,再到教育戏剧中的文化理解,每个环节都唤起了学生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这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创造力、培养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生动体验,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启发与可能性的艺术之旅。